欢迎访问榆林市体育局 2024年11月24日

榆林市体育局

YULIN CITY SPORTS BUREAU

体教融合让青少年和体育全程相伴

发布时间:2022-11-28 09:19 来源:本站 浏览次数:18271
【字体: 打印
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近年来,陕西青少年体育工作以深化体教融合为主线,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大任务,巩固和拓展学校、体校、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,构建和完善健康促进、青训、竞赛三大体系。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日渐完善,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强化,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,赛事活动不断丰富,体教融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
体教融合发展青少年体育

体教融合是体育和教育界的一个老话题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,为了克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,“体教结合”被提出并付诸实践,逐渐成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。新时代的体教融合,则关注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,强调体育与教育在功能和目标上的充分融合。

在深化体教融合中,陕西以政策为引领,形成合力,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,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。2017年,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签署了《体教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》,旨在促进体育和教育融合发展及综合改革,努力实现体育和教育事业追赶超越,并制定了5项措施,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、切实做好体育运动场地建设、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等。

 

11月13日,2022—2023年度志丹县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正在进行中。

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、教育部联合印发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》。2021年,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制定了我省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其主要内容包括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、积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、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、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系、改革创新体校建设发展体系、支持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、完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系、强化政策保障、加强组织实施等9个部分共29项具体措施。省上确立了由省政府办公厅、省教育厅、省体育局等12个厅级部门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研究解决体教融合中存在的重要问题,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,保证体教融合各项政策落实落细。

今年4月,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将体教融合列入“十四五”体育发展规划。5月,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,安排部署全省深入推进体教融合重点工作,并针对体教融合纵深发展提出了“1234”工作思路,其中明确提出不断促进体教高度融合、不断推进体教深度融合、不断促进体教广度融合、不断促进体教热度融合的“四度融合”,明晰了体教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、路径和方法;制定出体教融合实施意见、工作清单,为推进体教融合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。

巩固和拓展三大阵地

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。近年来,陕西青少年体育工作围绕深化体教融合主线,巩固和拓展学校、体校、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并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
今年的省运会,全省有1万名青少年走上了赛场,展示出蓬勃向上、拼搏进取的时代风采,彰显出年轻一代在体育强省建设中示范引领、开拓进取、乐于奉献的青春力量。这其中,有许多青少年运动员达到运动健将、一级运动员标准。本届省运会在运动成绩、竞技水平、赛事质量等方面较上届省运会有较大提升。”

“省运会是试金石,青少年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拼搏精神及取得的优异成绩令人欣慰。”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苏晓刚介绍,近年来,省体育和教育系统跨部门政策协同、管理协同、服务协同,发挥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合力,拓展体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功能,形成学校抓技能普及、体校注重专业化训练、社会体育俱乐部进行个性化培训的多元化、多途径方式,不断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取得新突破。全省每年累计接受国家及省级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达1500余名;承办全省各级体育赛事活动的社会组织达200余个(次);参与支持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俱乐部累计150余家。

 

11月13日,在卢轩国球俱乐部参加乒乓球训练的西安女孩。

陕西着眼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各项目发展,充分发挥赛事引领作用,形成了以省运会为龙头,省学生(少儿)运动会为补充,省级青少年锦标赛、冠军赛为主体,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和校际联赛为基础的全省青少年竞赛体系。同时,我省围绕青少年体质提升和体育项目普及推广,结合全省实际,不断创新青少年体育主题活动。其中,由体育与教育部门联合打造的“百县百校”中学生三人篮球联赛、陕甘宁足球赛俱乐部联赛、少儿体育嘉年华、体育冬夏令营、冠军及体育项目进校园等活动,在全省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,激发了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,同时扩大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面。全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逐年增加,省十七运会周期注册人数达到32662人,注册总人数创往届省运会周期之最。

全省各市区体教融合不断深入。西安市体育与教育部门联合,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,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抓手,发现、培养、输送体育人才。西安市参加省十七运会赛事的1514名青少年中,有1258名运动员来自506所中小学校;榆林体校将30多个队(组)、1500多名运动员放在中小学进行训练,同时推进“奥体班”建设,促进体育项目的普及推广、扩大体校选材面;汉中市建立“优势互补、资源共用、人才共享、体教双赢”的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模式,健全完善遍及城乡、覆盖各项目、有成绩有输送的基层训练网点,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体教深度融合、互为依存、共赢发展的新路子;渭南体校不断扩大在校生规模,增加了小学和中职教育资质,形成了12年一贯制的“三集中”体校发展模式。

在十大体系建设上共同发力
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: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,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,加快建设体育强国。这为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”省体育局分管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副局长李富生表示,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升到重要战略位置,陕西将积极推进贯彻落实工作,抓紧修订完善《陕西省“十四五”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》《陕西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》等文件,不断规范陕西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秩序。

“未来,陕西将坚持以深化体教融合为主线,实现体育与教育全方位深层次互融互通互助互惠,上下贯通、左右融通,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大任务,巩固和拓展学校、体校、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,构建和完善健康促进、青训、竞赛三大体系,持续深化改革,实现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。”李富生说。
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“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”精神,陕西体育与教育部门将持续加强“一体化”建设,在完善各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、后备人才项目布局、后备人才科学训练、后备人才教育等十大体系建设上共同发力。

 

2022年陕西省体育健康行“五进”活动团队走进铜川市金谟小学,辅导学生射箭技术。

针对青少年健康问题,陕西正着力研究并推广运动干预方法。

体育部门积极选派优秀教练员、体育俱乐部专业人员进学校指导体育课、开展业余训练等,同时推动全省幼儿园、小学低年级实施少儿体适能活动全覆盖工作;全面深化体校改革,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小学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衔接,探索建立“奥体班、校中体校、体校+青少年体育俱乐部”等培养模式;推进构建有效贯通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建设,建立体校、普通学校、俱乐部横向关联、纵向衔接的青少年竞赛体系,通过竞赛推动各运动项目在学校的普及和开展,促进青少年勤练、常赛,提高其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。

在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工程中,陕西将做实青少年掌握1—2项运动技能工作,夯实体育后备人才基础,在全省积极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活动;持续加强全省各级各类体校标准化、特色化、专业化、科学化建设,促进体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,创建2所以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示范体校;推动幼儿体育培育工程建设,在全省建立覆盖市、县(区)、学校、社区,社会广泛参与的幼儿亲子体育活动体系。

“今年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》提升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,从法律层面保障青少年学生接受高质量学校体育教育,丰富完善学校体育内容,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,并从强化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着手解决青少年体质问题。”李富生坦言,促进青少年健康是建设体育强国、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。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者,我们将牢记使命、笃行不怠,努力让每一个青少年的成长路上都有体育相伴,都能收获健康的体魄,感受运动的乐趣。